易货交易是一种不使用金钱直接将商品和服务换成其他商品和服务的系统。尽管以物易物发生在当代世界,但在早期文明和整个历史上没有标准货币体系的社区中,它是生活中更为重要的一部分。例如,想象一下新英格兰早期殖民时期的一个定居者家庭,该家庭能够生产所需的所有食物,但重要的非食品物品(例如鞋子)依赖外部来源。在没有任何标准化的货币体系的情况下,家庭的父亲可能会试图与村里的鞋匠进行易货交易,用鸡蛋、牛奶和黄油来换鞋。 以物易物在运作良好时可以简单而有效,但有效地以物易物存在很大障碍。如果殖民地鞋匠不需要鸡蛋、牛奶和黄油怎么办?或者,如果他要求的这些物品数量超过了农民想要给他的数量怎么办?即使农民克服了这些障碍并为家人买了鞋子,每次他开始以物易物来满足家人的非食品需求时,他也不得不面对同样的不确定性。 经济学家和历史学家认为,货币的出现是为了应对易货交易的复杂性。货币极大地简化了交易。例如,农民可以在市场上出售剩余的商品,用他赚到的钱买鞋。无论鞋匠是否需要牛奶、鸡蛋和黄油,他都可以在他方便的时候这样做。 什么时候开始的 围绕以物易物开始的情况是推测而非事实。对经济学家对易货起源的看法影响最大的理论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和十八世纪政治经济学家兼哲学家亚当·斯密的理论。 在《政治》(西方文明史上最有影响力的政治哲学着作之一)中,亚里士多德认为,当社会群体超过一个家庭时,以物易物就发展起来了。随着社区的发展,不同家庭之间的交易变得可取,因为它使人们能够获得他们缺乏的必需品,并将剩余的东西贡献给需要它们的人。亚里士多德批准以物易物换取家庭必需品;他不赞成通过引入货币来积累财富。在他看来,当财富超出家庭的需要时,财富就毫无用处。 史密斯对以物易物的看法,包括在他的标志性着作《国富论的性质和原因的探究》中,专注于称为分工的现象,即不同的人专注于不同形式的工作的过程。这个过程通常被认为起源于文明发展的早期。在任何社会中,人们理想地专注于最适合他们的工作并且他们可以最有效地完成工作;这可以提高整体效率。同时,在史密斯看来,专业化降低了人们的自给自足。一旦人们专业化,他们就失去了在家庭中满足他们所有需求的能力,他们别无选择,只能以物易物来弥补他们缺乏的东西。史密斯和亚里士多德一致认为,易货交易的麻烦复杂性导致了货币的发展。 更多详细信息 易货交易的细节取决于它所在的社区,但大多数易货交易都有一些关键特征。与基于货币的经济中的交易相比,这些特征表明了易货系统的复杂性。 首先,任何想要以物易物的人都必须找到一个拥有他或她需要的东西并且也需要他或她必须交易的东西的人。经济学家将此称为“需求的双重巧合”,是易货交易的最严重障碍。想象一个有40个家庭的社区,其中每个家庭生产一种特定的商品。将需要彼此的商品或服务的人配对的复杂性将是巨大的,并且会随着社区的规模和可用于贸易的商品和服务的数量而增加。 易货交易的第二个特点是双方必须同意所提供的物品具有同等价值。如果您主要交易苹果,并且您想要一匹马,那么您和您的贸易伙伴必须为那匹马达成一个合适的苹果价值。讨价还价通常在此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成功的易货交易通常要求一方或双方在提供的商品或服务数量上保持灵活。有时这是不可能的。例如,如果你用一辆马车换一头牛,你可以提供的马车数量没有灵活性。 与讨价还价行为相关的是易货交易的另一个定义属性:在任何易货交易中,双方同时进行买卖行为。如果您将皮夹克换成自行车,那么您同时购买了一辆自行车和一件皮夹克。当你买自行车之类的东西时,你必须看看它的年龄、它的状况、它是否适合你的目的和品味,然后再决定它的价值;当你卖皮大衣之类的东西时,你必须对它的价值进行同样困难的计算,无论是对你还是对另一个人。在谈判时必须同时执行这两种功能,这使得易货交易比基于金钱的购买或销售要复杂得多。 许多社区通过开发替代严格易货系统的替代方案来应对这些和其他困难。例如,在人类学家(研究人文和文化的人)和经济学家称之为礼物交换的系统中,任何商品过剩的人都会将该商品的礼物送给他们的邻居。反过来,他们的邻居预计会在以后回馈同等或更高价值的东西。一个农民可能宰了一头牛,得到的牛肉比他一次用完的还多。因此,他可能会将肉作为礼物送给村里的一些居民,期望这些人以后会帮助他收割小麦。没有像收到一样慷慨地给予或根本不给予礼物的人失去了在社区中的地位。 最近的趋势 今天货币的使用几乎是普遍的,所以以物易物的必要性比过去少了。然而,以物易物仍然是非正式开展业务的一种有用方式。熟人交换商业产品或服务有些常见。例如,律师可能会向体育用品商店的所有者提供法律建议,以换取一套高尔夫球杆。一种形式的易货交易在国际商业中也发挥着作用,尤其是当公司向贫穷或欠发达国家出售非常昂贵的物品(如飞机)时。在这种类型的交易中,买方国家可能会用其过剩的商品(例如小麦)来支付部分费用,然后公司自己会在世界市场上出售这些商品。在战争和经济崩溃时期,当一个国家的货币失去价值时,以物易物也变得普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