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连海外百科 首页 外贸黄页 跨国企业 查看内容

通力电梯_KONE

2022-6-23 11:43| 发布者: isky| 查看: 193| 评论: 0

摘要: 通力公司是世界第四大电梯公司。它提供电梯、自动扶梯和自动门的安装、现代化改造和维护。该公司在全球40个国家运营着大约800个服务中心,其客户包括建筑商和业主、设计师和建筑师。2004年,通力制定了将自己拆分为 ...
通力公司是世界第四大电梯公司。它提供电梯、自动扶梯和自动门的安装、现代化改造和维护。该公司在全球40个国家运营着大约800个服务中心,其客户包括建筑商和业主、设计师和建筑师。2004年,通力制定了将自己拆分为两家独立上市公司的计划。


通力公司继续监督电梯、自动扶梯和楼宇门服务业务,卡哥特科公司继续控制公司的集装箱和负载处理业务。过渡于2005年6月完成,当时两家公司在赫尔辛基证券交易所作为独立实体上市。通力公司由总裁 Matti Alahuhta 领导;

在战前芬兰崛起

通力公司几乎起源于芬兰电动机制造商Strö mberg的事后想法。尽管Strö mberg的主要业务是制造和销售新电机,但它也积极开展翻新旧电机的业务。然而,Strö mberg 并没有以自己的名义销售改造后的电机,而是为其翻新的电机寻求一个新的品牌名称。1910年,Strö mberg 将其电机翻新臂合并为一家独立公司,简称为“KONE”(芬兰语为“机器”)。通力公司开始的业务不过是在Strö地段改建的马厩中的一家机械车间mberg的赫尔辛基工厂。


Strö mberg 电机业务的另一个分支是电梯销售和安装。该公司本身并不生产电梯,而是作为瑞典Graham Brothers的芬兰授权商,该公司当时是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领先电梯制造商。1912年,Strö mberg 电梯业务负责人 Lorenz Petrell被任命为通力子公司的总经理。然而,佩特雷尔并没有放弃电梯线路。相反,他将 Strö mberg的所有电梯业务,包括工程、安装和其他人员,都转移到了通力。当时,通力继续代表格雷厄姆电梯系列。

一个多世纪以来,芬兰一直被其邻国俄罗斯所统治,俄罗斯在19世纪初使这个小国成为大公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几年里,包括通力在内的芬兰制造商被要求为俄罗斯的军事力量提供供应。为了满足生产需求,通力搬到了更大的赫尔辛基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发生的俄国革命给了芬兰一个长期寻求的宣布独立的机会。

通力也认为独立的时机已经成熟。1918年,该公司终止了与 Graham Brothers的长期许可协议,并开始生产自己的电梯,同年安装了首批四台电梯。到那时,公司已经发展到50名员工。公司最初的电梯体验是积极的,促使公司在1920年代初期将重点转向电梯。那时,该公司仍是 Strö mberg的子公司,每年生产100多台电梯。该公司的销售重点完全集中在芬兰市场,该市场才刚刚开始开发需要电梯技术的多层建筑结构。

到1924年,通力的母公司开始陷入财务困境。其顾问委员会成员 Harold Herlin 建议Strö mberg 出售其非核心业务,包括其通力电梯部门。拥有工程背景的赫林本人提出从Strö mberg手中收购通力,该提议被接受。Herlin 出任通力董事长,同时兼任 Strö mberg 董事长和总裁一职。与此同时,Lorenz Petrell 被任命为通力的总裁。两人着手将新独立的通力打造成该国领先的电梯制造商,并聘请了许多倒闭的Strö mberg的工程和商务人员来推动通力的发展。


赫尔辛基在1920年代经历了快速扩张,Herlin的各种商业利益延伸到造船、公用事业和其他建筑领域,使通力在为不断增长的电梯市场提供服务方面处于有利地位。1927年,通力在收购了一家前人造黄油工厂后搬进了新的、更大的生产设施。到1928年底,公司生产了1000多部电梯。同年,下一代 Herlins 加入了公司。Heikki Herlin 拥有赫尔辛基理工大学的工程学位,曾在美国的 Otis Elevator 和德国的 Brown Boveri工作了四年,之后加入了后来的 Herlin 家族公司。当通力面临大萧条,洛伦茨·佩特雷尔退役,被海基·赫林取代。

事实证明,年轻的 Herlin 是一位充满激情的领导者,他的工程背景使他能够参与公司的各个方面。通力一直在努力与外国竞争对手的更高技术竞争,现在又开始生产符合国际标准的电梯。经济萧条导致的电梯订单下降自相矛盾地帮助了通力在技术进步方面的努力。在1930年代初期,通力被迫在别处寻找销售机会,通力看到了进入起重机市场的机会,在那里它可以轻松地调整其电梯技术。与此同时,通力也开始生产自己的电动机。这使公司能够完全控制其电梯制造,使通力能够满足更高的质量标准。1930年代公司的生产不断扩大,

电梯生产在本世纪末再次回升,使公司的电梯销量超过 3,000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及芬兰的不利地位,将中断通力的电梯增长,因为生产转向供应该国对抗苏联军队的努力。Heikki Herlin于1941年父亲去世后接任公司董事长。两年后,通力加大了工业起重机的生产,在赫尔辛基郊外的 Hyvinkaa 开设了一家新的生产工厂。然而,为战争提供的产品取代了通力的大部分生产,而该公司将在很大程度上维持其战前的生产水平。在战争结束时的失败一方,芬兰被迫支付巨额赔款。通力的生产也为此转向,以政府成本为苏联胜利者生产电梯和其他工业设备。

战后多元化与国际化

通力会在为苏联生产的产品中找到积极的一面。尽管由芬兰政府支付的100部电梯和近200台起重机的生产没有任何利润,但通力发现了其他好处。一方面,苏联要求的许多电梯和起重机的设计都更大,采用了比通力一直使用的更先进的技术。随着公司适应这些要求,它也能够扩大生产能力,不仅增加了生产单位的数量,而且增加了吨位能力。到1940年代末,随着赔偿的减少,通力开发了进入新市场的技术,即港口起重机市场。

在1950年代,通力继续在其电梯中引入新技术,包括自动门、液压电梯和先进的控制功能。该公司还成长为起重机和起重机以及传送带和其他物料搬运设备技术的重要生产商。主要的销售来源是芬兰占主导地位的林业和造纸业。在1960年代,通力将通过各种木材处理机械提高其在这些行业的地位。然而,电梯仍然是公司的核心产品。到1960年代,已成为芬兰领先的电梯供应商的通力在国内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很小。

下一代 Herlins 加入公司领导层,将开启通力历史的新纪元。当 Heikki Herlin于1964年退休时,他的职位由1958年加入公司的儿子 Pekka 接替。与他以工程为导向的父亲和祖父不同,Pekka Herlin 拥有经济学学位。年轻的赫林将为公司制定一条新的路线:国际增长。因此,通力将成为第一批关注国际扩张的芬兰公司之一,使该公司没有任何前辈可以作为其扩张的模型。

1966年,公司在 Hyvinkaa 开设了一个新的、最先进的电梯生产设施。然后,该公司开始寻找新市场,特别是跨越其斯堪的纳维亚邻国的边界。1968年,通力进行了首次收购,收购了瑞典ASEA的电梯和自动扶梯业务。收购规模更大但亏损的 ASEA-Graham 部门(顺便说一句,这让公司控制了其前供应商 Graham Brothers)使通力一跃成为斯堪的纳维亚市场领导者。通力需要六年时间才能扭转其新子公司的亏损。然而,到那时,该公司继续推动其海外扩张,收购了整个欧洲的电梯子公司.1974年,该公司收购了西屋公司的整个欧洲电梯和自动扶梯生产业务,使通力的收入翻了一番。

公司观点:

多年来,通力证明了其适应不断变化的世界以及为公司发展创造新机遇的能力。家族四代人的稳定所有权为持续发展创造了强大的支持环境。

到1970年代中期,通力以 Graham、 H?vemeier & Sander、Marryat & Scott、Armor、Sabiem 和Westinghouse等品牌生产电梯、自动扶梯和新型“自动人行道”,公司在法国设有生产设施, 德国,英国,奥地利, 瑞典,挪威,丹麦,西班牙,以及欧洲其他地方。Pekka Herlin 还将继续公司的产品多元化,增加电子医院和实验室设备,并扩大通力的起重机、港口起重机和其他物料搬运业务。随着1982年收购 Navire Cargo Gear 和1983年收购 International MacGregor,这些活动的发展使通力进入了一个新领域。这些收购不仅将通力带入了货运市场,包括船舶舱口和坡道以及其他用于装载、卸载和滚装 (RoRo) 处理的材料——Navire 和麦基嘉还使通力成为该类别的全球领导者。

到1980年代中期,通力已加入世界领先的物料搬运公司行列。尽管多元化,通力仍然依赖其电梯和自动扶梯业务来实现其超过 63%的销售额,这些业务仍然主要集中在欧洲。全球建筑市场的崩溃以及1990年代大部分时间笼罩欧洲的广泛经济衰退将迫使通力重新考虑其全球战略。

1990年代的精简

到1995年,通力已经出售或分拆其非电梯和非自动扶梯业务。首先是该公司的输送机和散货处理业务,这些业务在1986年被出售。通力将在1994年放弃其木材处理部门,于1994年将其通力木材部门出售给奥地利的安德里茨公司。接下来,该公司的货物通道部门 MacGregor -Navire于1993年出售给总部位于瑞典的 Incentive Group。该公司的起重机生产子公司作为一家独立公司注册成立,出售给瑞典的 Industri Kapital,然后作为 KCI KONEcranes International在赫尔辛基证券交易所上市. 最后,该公司的高科技分析仪、显示器、美国第四大电梯和自动扶梯公司,这也给通力进军北美市场带来了重大推动。随着1996年对德国 O&K Rolltreppen的100% 控制,通力坚定地成为世界领先的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供应商。

新精简的通力尚未完成重组。在其20年的收购和发展过程中,通力一直对其新子公司保持不干涉政策。其结果是一系列独立运营的子公司,每个子公司都有自己的文化、产品、品牌名称和生产方法。在1990年代,通力终于采取措施创建单一的企业文化,将通力品牌名称强化到新一代模块化产品上。1996年推出的 Monospace 电梯设计限制了该公司对其业务进行重组和同质化的努力。Monospace 被业界誉为革命性的,它消除了对电梯机械专用驾驶室的需求,降低了成本并降低了能源需求。

在建立新的企业文化的同时,通力还一直在开发一个新的市场区域,旨在补充其电梯和自动扶梯的核心业务,并弥合该业务固有的季节性和周期性。在1980年代开始的一项计划中,通力建立了一个新的维护服务集团,该集团在1990年代将成长为公司最强大的收入提供商。通力不仅提供维护和维修服务,还提出了一项现代化计划,使客户能够升级而不是完全更换他们的电梯停放区。

随着公司发展其维护和现代化部门,到1998年,已签约的电梯数量达到400,000多台,公司新推出的 Monospace 设计将有助于提高通力在多年萎靡的经济环境下的销售额。通力大力进军北美市场有望在这样的经济周期中为公司带来更大的平衡。同样,在1990年代后期,通力加大了向发展中亚洲市场扩张的力度。尽管该地区大部分地区的经济步履蹒跚,但从1997年开始,通力继续投资于产能,于1998年10月在中国昆山开设了一个新的最先进的生产设施。

通力在收购方面也保持活跃。它收购了 Gustav Ad。Koch Maschinenfabrik KG 和L. Hopmann Maschinenfabrik,两家德国电梯公司;位于伦敦的索道安装;英国的奇尔顿工业门;以及总部位于瑞士的电梯公司 Neuwerth & Cie 。

新千年的变化

随着电梯行业的需求在新千年初期趋于平稳,通力寻找增加销售额和利润的方法。它开始专注于支持其自动建筑门业务以及材料处理业务。作为这一战略的一部分,通力收购了芬兰工程公司 Partek。Partek的集装箱装卸、负载装卸、林业机械和拖拉机业务被添加到通力的物料搬运部门。通力在2003年选择专注于其集装箱和货物装卸业务,并于当年出售了拖拉机和林业机械业务。物料搬运部门于2004年1月更名为 KONE Cargotec。该部门经营两个主要业务部门:Kalmar 和Hiab。当年晚些时候,通力卡哥特科斥资1.86亿欧元收购麦基嘉,

Pekka Herlin于2003年去世,Antti Herlin 担任主席。Matti Alahuhta 计划于2005年1月成为通力的总裁。在这个管理团队的领导下,通力启动了一项将显着改变公司运营结构的战略计划。2004年,开始计划将通力拆分为两家独立上市的公司。KONE Corporation 将继续监督电梯、自动扶梯和楼宇门服务业务,而 Cargotec Corporation 将继续控制集装箱和负载处理业务。2005年4月Hugin 新闻稿该战略解释说,声称:“这些发展的目标是提高客户关注度,更快更好地响应各个市场领域的不同需求,并提高来自全球通用功能和流程的生产力。”2005年6月,当 Cargotec 开始在赫尔辛基证券交易所交易时,分拆完成。

在此过渡期间,通力仅专注于电梯相关业务。因此,该公司收购了印度的 Bharat Bijlee Ltd. 和泰国的 Thai Lift 。它还与韩国的 Soolim Elevator Co.和中国的浙江巨人电梯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在产品开发方面,公司推出了一个新的系统平台,通力 Maxi-space,它消除了对配重的需求。2001年,通力与诺基亚合作开发无线语音和数据系统,用于提高电梯和自动扶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凭借9%的全球市场份额,通力在2005年成为全球第四大电梯公司。全球电梯和自动扶梯市场——每年价值近 300亿欧元——包括新设备的销售和安装、维护以及旧系统的维修和现代化。自动门维修市场估计价值50亿欧元。通力继续制定战略以获取更多市场份额,并且似乎在未来取得成功。

主要竞争对手

奥的斯电梯公司;迅达控股有限公司;蒂森-克虏伯股份公司。

通力企业发展时间线:

1910:Strö mberg将其电动机翻新臂合并为一家独立公司,简称为“KONE”(芬兰语为“机器”)。

1918年:该公司开始生产自己的电梯。

1924年:哈罗德赫林收购通力。

1966年:该公司在 Hyvinkaa 开设了一个新的、最先进的电梯生产设施。

1968年:通力收购瑞典ASEA的电梯和自动扶梯业务。

1974年:通力收购西屋的整个欧洲电梯和自动扶梯生产。

1986年:出售输送机和散货处理业务。

1994年:通力的木材部门被出售给奥地利的 Andritz AG;该公司收购了蒙哥马利电梯公司。

1996年:购买了德国的 O&K Rolltreppen。

1998年:该公司开始与东芝合作。

2005年:KONE 分为两个独立的上市公司:KONE Corporation 和Cargotec Corporation。

该公司还于1998年与东芝电梯和建筑系统公司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通力和东芝预计将通过这项交易获得近14%的全球市场份额。2001年,东芝获得了使用通力在日本最先进的 MonoSpace 技术制造和销售电梯的权利,这一战略联盟得到了加强。2002年,通力向东芝电梯投资1.58亿欧元,获得该公司19.9%的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