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5世纪以来,蜡染纺织遗产就渗透到了印度尼西亚社会的生活中。几个世纪以来,蜡染一直被用来描绘人类生命的伟大旅程:出生、结婚和死亡。蜡染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色——蜡染技术早在公元前5000年就已存在。 第一阶段: 最古老的蜡染 公元前5000年–5世纪 蜡染技术在埃及和印度之间的贸易路线沿线地区得到广泛应用。在公元前5年的法老墓中发现的一块蜡染靛蓝布表明蜡在古代纺织品生产中的应用。印度尼西亚群岛最古老的蜡染纺织品可追溯到5世纪,是在苏拉威西岛的托拉查县发现的。关于蜡染技术如何从印度尼西亚群岛以外地区传播的一些假设仍存在疑问。目前,历史学家认为,世界上某些地区可能已经开发了自己的纺织品生产技术,包括使用蜡染技术。 第二阶段: 亚洲丝绸之路 5–8世纪 第二阶段从公元5世纪开始,一直持续到公元8世纪。一些纺织品考古学发现表明,蜡染技术在亚洲的一些地区也曾使用过,例如中国和日本。在中国,蜡染技术在汉代(公元前221-206年)和隋朝(公元581-618年)就已被工匠采用。直到今天,中国少数民族如贵州省的苗族、布依族和革家仍在使用蜡染技术来生产他们的传统纺织品。蜡染技术在奈良时代(710-785年)和平安时代(795-1185年)被古代纺织工匠大量采用。 第三阶段: 海上丝绸之路 8–15世纪 8世纪,从印度古吉拉特邦到马六甲海峡(现印尼与马来西亚边界)建立了贸易联系,这一时期印尼群岛上存在多个王国,与来自印度、阿拉伯和古吉拉特邦的纺织品商人进行纺织品贸易。 蜡染教派自公元8世纪开始在爪哇岛兴起。在古爪哇语《罗摩衍那》(公元870年印度佛教时期)一书中,蜡染由“Tika”一词组成,意为神圣的绘画。蜡染也源于爪哇语,“Amba”意为宽,“Titik”意为(创造)点以形成线条。蜡染还有另一个含义,指的是爪哇语短语:“MbatikManah”,意为全心全意地绘画。 第四期: 殖民时代 15–19世纪 伊斯兰王国的出现影响了蜡染图案的概念及其哲学意义。某些与印度教/佛教宗教价值有关的蜡染意义被重新融入伊斯兰教。传统图案的本质保持不变。然而,宗教价值观的概念和穿着规则略有改变,以适应当时的社会习俗和社会等级制度。在18-20世纪,蜡染和其他类型的蜡染纺织品成为荷兰VOC(Vereenigde Oostindische Compagnie)时期非洲和欧洲的重要纺织商品。根据历史发现,历史学家认为蜡染技术也由欧洲殖民者传播到世界其他地区。 √.自16世纪以来,爪哇语中的“Batik”一词在世界各地用于表示纺织品生产中的蜡染技术 第五期: 全球文化实践 19世纪至今 蜡染经过几个世纪的传播,已成为一种常见的文化习俗,连接着东南亚国家(印度尼西亚、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菲律宾、文莱、缅甸、柬埔寨和老挝)之间的关系。通过印度尼西亚公众的参与,蜡染于2009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项列入名录是为了表彰蜡染纺织遗产中深深根植的真实性和特殊文化价值。这些固有的特殊价值是: (一)历史生产技术, (二)蜡染图案所蕴含的文化表达和社会文化意义 (三)特殊穿着规定; (四)蜡染传统中具有强烈的社会赋权特征。 如今,蜡染保护实践在印尼全国范围内日益普及,并成为世界各地众多纺织工艺工匠的灵感源泉。2015年,蜡染已成为印尼47,775家中小企业和199,744名工匠、设计师、裁缝等从业人员的核心生计来源。2009年,蜡染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国家/国际利益相关方的共同责任,旨在为子孙后代保护这一活态遗产中蕴含的非凡文化元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