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国家制定了检疫法规,以保护其原生森林免受木材害虫的影响。为了防止不同进口法规的扩散,作为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一部分的国际植物保护公约(IPPC)秘书处发布了ISPM15(国际植物检疫措施标准)“指导方针规范国际贸易中的木质包装材料”。 IPPC的标识每个产品有不同的图案,下面以中国的IPPC标识为例: 其中,IPPC是国际植物保护公约简写,CN指代中国。五位数字是得到海关承认的企业编号,前两位数字是海关区号代码,后三位数字是流水号代码。YY代表4种木质包装的无害处理方式,其中,HT是热处理,DH代表介电加热处理,MB未溴甲烷熏蒸处理,SF代表硫酰氟熏蒸处理。实际中,是哪种方式处理的,YY就会被替换成具体的字母代码。 IPPC国际植物保护公约历史: 国际植物保护公约(IPPC)是1951年由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监督的多边条约,旨在确保采取协调有效的行动来预防和控制植物和植物产品有害生物的引入和传播。该公约不仅保护栽培植物,还保护天然植物和植物产品。它还考虑了害虫的直接和间接损害,因此它包括杂草。 该公约设立了一个由各方组成的管理机构,称为植物检疫措施委员会,负责监督公约的实施。截至2017年8月,该公约有183个缔约方,其中包括180个联合国成员国、库克群岛、纽埃和欧盟。该公约被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实施卫生和植物检疫措施协定》(SPS协定)承认为唯一的植物健康国际标准制定机构。 目标: 虽然IPPC的主要重点是在国际贸易中流通的植物和植物产品,但该公约还涵盖了研究材料、生物控制生物、种质库、收容设施、粮食援助、紧急援助以及任何其他可以作为传播媒介的东西植物害虫——例如容器、包装材料、土壤、车辆、船只和机械。 国际植保公约由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成员国创建。IPPC强调三个核心领域:国际标准制定、信息交流和能力建设,以实施IPPC和相关的国际植物检疫标准。国际植保公约秘书处设在意大利罗马的粮农组织总部,负责协调国际植保公约工作计划下的核心活动。 近年来,国际植保公约植物检疫措施委员会制定了一个战略框架,其目标是: 1、通过防止害虫传播来保护可持续农业并加强全球粮食安全; 2、保护环境、森林和生物多样性免受植物害虫的侵害; 3、通过促进基于科学的统一植物检疫措施促进经济和贸易发展, 4、发展成员的植物检疫能力以实现上述三个目标。 通过将公约的工作重点放在这些目标上,国际植保公约植物检疫措施委员会打算: 1、保护农民免受经济上毁灭性的病虫害爆发。 2、保护环境免受物种多样性的丧失。 3、保护生态系统免于因害虫入侵而丧失活力和功能。 4、保护行业和消费者免受害虫控制或根除的成本。 5、通过规范植物和植物产品安全运输的国际标准促进贸易。 6、通过防止新的植物害虫进入和传播到一个国家来保护生计和粮食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