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崩盘 人们普遍认为,1929年夏天美国产出的最初下降源于美国旨在限制股市投机的紧缩货币政策。1920年代是一个繁荣的十年,但不是一个特殊的繁荣时期;在这十年中,价格几乎保持不变,1924年和1927年都出现了轻微的衰退。一个明显的过剩领域是股票市场。股票价格从1921年的低点到1929年的高点上涨了四倍多。在1928年和1929年,美联储提高了利率,以期减缓股票价格的快速上涨。这些较高的利率抑制了对利率敏感的支出,例如建筑和汽车采购,这反过来又减少了产量。有学者认为,1920年代中期住房建设的繁荣导致住房供应过剩,1928年和1929年的建设量下降幅度特别大。 到1929年秋天,美国股票价格已经达到无法通过对未来收益的合理预期来证明的水平。结果,当各种小事件导致1929年10月价格逐渐下跌时,投资者失去了信心,股市泡沫破裂。恐慌性抛售开始于“黑色星期四,”1929年10月24日。许多股票是用保证金购买的——也就是说,使用仅以股票价值的一小部分作为担保的贷款。结果,价格下跌迫使一些投资者平仓,从而加剧了价格下跌。从9月的高点到11月的低点,美国股票价格(以考尔斯指数衡量)下跌了33%。由于衰退如此剧烈,这一事件通常被称为1929年的大崩盘。 股市崩盘大大减少了美国的总需求。崩盘后,消费者对耐用品的购买和商业投资急剧下降。一个可能的解释是,金融危机对未来收入产生了相当大的不确定性,这反过来又导致消费者和企业推迟购买耐用品。尽管股价下跌造成的财富损失相对较小,但崩盘也可能通过使人们感到更穷而抑制了支出(参见消费者信心)。由于消费量急剧下降美国的实际产出和商业支出,到目前为止一直在缓慢下降,但在1929年末和整个1930年迅速下降。因此,虽然股市大崩盘和大萧条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事件,股价下跌是导致美国生产和就业下降的因素之一。 银行业恐慌和货币紧缩 对总需求的下一次打击发生在1930年秋天,当时是四波经济浪潮中的第一波。银行业恐慌席卷美国。当许多储户同时对银行的偿付能力失去信心并要求将银行存款以现金支付给他们时,就会出现银行业恐慌。通常只持有一小部分存款作为现金储备的银行必须清算贷款以筹集所需的现金。这种仓促清算的过程甚至可能导致以前有偿付能力的银行倒闭。美国在1930年秋季、1931年春季、1931年秋季和1932年秋季经历了广泛的银行业恐慌。最后一波恐慌持续到1933年冬季,并在全国“1933年3月6日,富兰克林·D·罗斯福总统宣布的银行假期。银行假期关闭了所有银行,只有在政府检查员认为有偿付能力后才允许重新开业。恐慌对美国银行系统造成了严重影响。到1933年,1930年初存在的银行中有五分之一已经倒闭。 就其本质而言,银行业恐慌在很大程度上是非理性的、无法解释的事件,但导致问题的一些因素是可以解释的。经济历史学家认为,1920年代农业债务的大幅增加,以及美国鼓励小型、非多元化银行的政策,创造了一种可能引发和蔓延这种恐慌的环境。沉重的农业债务部分源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农产品的高价格,这刺激了美国农民大量借贷,希望通过投资土地和机械来增加产量。战后农产品价格下跌,使农民难以偿还贷款。 美联储几乎没有采取任何措施来遏制银行业恐慌。经济学家MiltonFriedman和AnnaJ.Schwartz在经典研究中AMonetaryHistoryoftheUnitedStates,1867–1960(1963)认为,1928年的本杰明·斯特朗,曾任州长纽约联邦储备银行自1914年以来,是这种不作为的重要原因。斯特朗是一位强有力的领导人,他了解中央银行限制恐慌的能力。他的去世在美联储留下了权力真空,让观点不太明智的领导人阻止了有效的干预。恐慌导致人们希望持有的货币数量相对于他们的银行存款急剧增加。货币与存款比率的上升是导致美国的货币供应量在1929年至1933年间下降了31%。除了让恐慌减少美国的货币供应量外,美联储还故意收缩货币供应量并在1931年9月英国被迫退出欧盟时提高利率。金本位制,投资者担心美国也会贬值。 学者们认为,美联储决定导致的货币供应量下降对产出产生了严重的收缩效应。一张简单的图片或许最清楚地证明了货币崩溃在美国大萧条中所起的关键作用。图_显示了1900年至1945年期间的货币供应量和实际产出。在平时,例如1920年代,货币供应量和产出均趋于稳定增长。但在1930年代初期,两者都一落千丈。货币供应量的下降以多种方式抑制了支出。也许最重要的是,由于实际价格下跌和货币供应量迅速下降,消费者和商人开始预期通货紧缩;也就是说,他们预计未来的工资和物价会更低。结果,即使名义利率非常低,人们也不想借贷,因为他们担心未来的工资和利润不足以支付他们的贷款。这种犹豫反过来又导致消费者支出和商业投资的严重减少。恐慌肯定悲观情绪和信心丧失加剧了支出的下降。此外,如此多的银行倒闭扰乱了贷款,从而减少了可用于投资的资金。 黄金标准 一些经济学家认为,美联储允许或导致美国货币供应量大幅下降,部分原因是为了维持金本位制。在金本位制下,每个国家都以黄金为单位设定其货币价值,并采取货币行动来扞卫固定价格。如果美联储为应对银行业恐慌而大幅扩大货币供应量,外国人可能会对美国对金本位的承诺失去信心。这可能导致大量黄金外流,美国可能被迫贬值。同样,如果美联储没有在1931年秋季收紧货币供应,美元可能会受到投机攻击,美国将被迫与英国一起放弃金本位制。 尽管关于金本位制在限制美国货币政策方面的作用存在争议,但毫无疑问,它是美国经济衰退向世界其他地区传导的关键因素。在金本位制下,贸易或资产流动的不平衡导致了国际黄金流动。例如,在1920年代中期,国际对股票和债券等美国资产的强烈需求导致大量黄金流入美国。同样,法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决定以被低估的法郎恢复金本位制,导致贸易顺差和大量黄金流入。(另见贸易平衡。)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选择以战前平价回归金本位制。战时然而,通货膨胀意味着英镑被高估,这种高估导致贸易逆差和1925年后黄金大量外流。为了阻止黄金外流,英格兰银行大幅提高了利率。高利率抑制了英国的支出,并导致整个1920年代后半期英国的高失业率。 一旦美国经济开始严重收缩,黄金流出其他国家、流向美国的趋势愈演愈烈。之所以发生这种情况,是因为美国的通货紧缩使得外国人特别喜欢美国商品,而美国人的低收入减少了他们对外国产品的需求。为了抵消由此产生的美国贸易顺差和外国黄金外流的趋势,世界各地的中央银行都提高了利率。从本质上讲,维持国际金本位制需要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大规模的货币紧缩,以与美国发生的情况相匹配。结果是世界各国的产量和价格下降,几乎与美国的经济衰退相匹配。 除美国外,许多国家都发生了金融危机和银行业恐慌。1931年5月,奥地利最大银行Creditanstalt的支付困难引发了一系列金融危机,席卷欧洲大部分地区,是迫使英国放弃金本位制的关键因素。受银行倒闭和金融市场动荡影响最严重的国家包括奥地利、德国和匈牙利。这些普遍的银行危机可能是监管不力和其他地方因素的结果,或者是从一个国家蔓延到另一个国家的简单传染的结果。此外,金本位制通过迫使各国与美国一起通货紧缩,降低了银行抵押品的价值,使其更加脆弱跑。与美国一样,银行业恐慌和其他金融市场混乱进一步压低了一些国家的产出和价格。 国际的贷款和贸易 一些学者强调其他国际联系的重要性。1920年代中期,对德国和拉丁美洲的外国贷款大幅增加,但由于高利率和美国股市的繁荣,美国的海外贷款在1928年和1929年下降。外国贷款的减少可能导致借款国的信贷进一步收缩和产出下降。在1920年代初经历了极快通货膨胀(恶性通货膨胀)的德国,货币当局可能犹豫不决扩张性政策以抵消经济放缓,因为他们担心这可能会重新引发通货膨胀。外国贷款减少的影响可以解释为什么德国、阿根廷和巴西的经济在美国大萧条开始之前就出现了衰退。 1930年颁布的美国的斯穆特-霍利关税法和世界范围内的兴起保护主义贸易政策造成了其他复杂情况。Smoot-Hawley关税旨在通过减少农产品的外国竞争来增加农业收入。但其他国家也纷纷效仿,既是为了报复,也是为了迫使纠正贸易失衡。学者们现在认为,这些政策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贸易,但并不是大型工业生产商大萧条的重要原因。然而,保护主义政策可能导致了世界原材料价格的极度下跌,这给非洲、亚洲和拉丁美洲的初级商品生产国带来了严重的国际收支问题,并导致货币紧缩和财政政策。 恢复来源 鉴于货币紧缩和金本位制在导致大萧条中的关键作用,货币贬值和货币扩张是全球复苏的主要来源也就不足为奇了。各国放弃金本位(或货币大幅贬值)的时间与产出重新增长的时间之间存在显着相关性。例如,1931年9月被迫退出金本位制的英国恢复得比较早,而美国直到1933年才有效贬值其货币,但后来大幅恢复。同样,从1929年开始贬值的拉美国家阿根廷和巴西经历了相对温和的衰退,到1935年基本恢复。相比之下,比利时和法国等“黄金集团”国家则特别热衷于黄金。标准且贬值缓慢,1935年的工业生产仍远低于1929年。 然而,贬值并没有直接增加产出。相反,它允许各国在不担心黄金走势和汇率的情况下扩大其货币供应量。更多地利用这种自由的国家看到了更大的复苏。1933年初在美国开始的货币扩张尤其引人注目。1933年至1937年间,美国的货币供应量增加了近42%。这种货币扩张主要源于大量黄金流入美国,部分原因是二战前欧洲政治紧张局势升级。货币扩张通过降低利率和更广泛地提供信贷来刺激支出。也引发了大家的期待通货膨胀而不是通货紧缩,从而使潜在借款人更有信心,如果他们选择借款,他们的工资和利润将足以支付他们的贷款。货币扩张通过鼓励借贷刺激了美国经济复苏的一个迹象是,消费者和企业在汽车、卡车和机械等对利率敏感的商品上的支出增长远早于消费者在服务上的支出。 财政政策对刺激美国经济复苏的作用相对较小。的确,1932年的税收法案大大提高了美国的税率,以试图平衡联邦预算,并通过这样做进一步抑制支出,对经济造成了又一次收缩性打击。富兰克林D.罗斯福1933年初发起的新政确实包括了一些旨在促进复苏的新联邦计划。例如,工程进度管理局(WPA)雇用失业者从事政府建筑项目,田纳西河谷管理局(TVA)在特别萧条的地区建造水坝和发电厂。然而,与经济规模相比,政府支出和政府预算赤字的实际增长幅度很小。当州政府预算赤字时,这一点尤其明显包括在内,因为这些赤字实际上在联邦赤字上升的同时下降。因此,新政发起的新支出计划对经济几乎没有直接的扩张作用。尽管如此,它们是否可能对消费者和企业情绪产生积极影响仍然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一些新政计划实际上可能阻碍了复苏。例如,1933年的《国家工业复苏法》设立了国家复苏管理局(NRA),鼓励每个行业的公司采用行为准则。这些法规不鼓励公司之间的价格竞争,为每个行业设定最低工资,有时还限制生产。同样,1933年的农业调整法创建了农业调整管理局(AAA)制定自愿指导方针,并向农民发放奖励金以限制生产,以期提高农产品价格。现代研究表明,这种反竞争做法以及工资和价格指导方针导致了美国经济复苏初期的通货膨胀,并阻碍了再就业和生产。 美国的复苏因1937年5月开始并持续到1938年6月的另一场明显衰退而戛然而止。1937-38年衰退的一个原因是美联储决定大幅提高准备金要求。出于对经济可能出现投机过剩的担忧而采取的这一举措导致货币供应停止了快速增长并实际上再次下降。财政紧缩和劳工动乱导致的库存投资减少也被认为是导致经济下滑的原因。美国经历了第二次非常严重的收缩在它完全从1930年代初的巨大衰退中恢复过来之前,这是美国几乎整整十年都处于低迷状态的主要原因。 二战对美国经济复苏的作用不大。尽管1937-38年经济衰退,美国的实际GDP到1939年仍远高于大萧条前的水平,到1941年已恢复到其长期趋势路径的10%以内。因此,从根本上说,美国在军费开支明显加速之前已经基本恢复。与此同时,美国经济仍略低于战争开始时的趋势,失业率1941年平均略低于10%。由于军事集结,政府预算赤字在1941年和1942年迅速增长,美联储通过在同一时期大幅增加货币供应来应对威胁和后来的战争现实。这种扩张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加上从1942年开始的广泛征兵,使经济迅速回到了趋势轨道,并将失业率降至大萧条前的水平以下。因此,虽然战争不是美国经济复苏的主要动力,但它在完成全面就业方面发挥了作用。 财政扩张,尤其是军费支出在促进复苏方面的作用在各国之间存在很大差异。与美国一样,英国在复苏初期并没有明显地使用财政扩张。然而,它确实在1937年后大幅增加了军费开支。法国在1930年代中期提高税收以扞卫金本位制,但随后从1936年开始出现巨额预算赤字。然而,这些赤字的扩张效应在一定程度上被抵消了通过立法将法国的每周工作时间从46小时减少到40小时——这一变化提高了成本并抑制了生产。德国和日本更成功地运用了财政政策。德国预算赤字作为国内生产的百分比,在复苏初期几乎没有增加,但在1934年之后由于公共工程和重新武装的支出而大幅增长。在日本,政府支出,尤其是军费支出,在1932年至1934年间从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1%上升到38%,导致大量预算赤字。这一财政刺激措施,加上大幅货币扩张和日元贬值,使日本经济相对较快地恢复了充分就业。 经济影响 大萧条最具破坏性的影响是人类的苦难。在短时间内,世界产出和生活水平急剧下降。在1930年代初期,工业化国家多达四分之一的劳动力找不到工作。虽然到1930年代中期情况开始好转,但直到本世纪末才实现全面复苏。 大萧条和政策反应也在关键方面改变了世界经济。最明显的是,它甚至加速了国际金本位制的终结。尽管在二战后布雷顿森林体系下恢复了固定货币汇率制度,但世界经济体从未以他们为金本位带来的信念和热情接受该制度。到1973年,固定汇率已被放弃,取而代之的是浮动汇率。 工会和福利国家在1930年代都大幅扩张。在美国,工会成员在1930年至1940年间增加了一倍多。这一趋势受到1930年代严重失业和鼓励集体谈判的《国家劳动关系(瓦格纳)法案》(1935年)的通过的刺激。美国还通过社会保障法(1935年),为应对1930年代的困难而通过。如果没有大萧条,这些变化是否最终会发生在美国尚不确定。许多欧洲国家的工会成员数量显着增加,并在1930年代之前建立了政府养老金。然而,这两种趋势在大萧条时期在欧洲加速。 在许多国家,政府对经济特别是金融市场的监管在1930年代大幅增加。例如,美国于1934年成立了证券交易委员会(SEC),以规范新的股票发行和股票市场交易行为。这1933年银行法(也称为格拉斯-斯蒂格尔法)制定美国的存款保险和禁止银行承销或交易证券。存款保险直到二战后才在世界范围内普及,它有效地消除了作为1933年后美国经济衰退加剧因素的银行恐慌。 大萧条在旨在缓和经济衰退和好转的宏观经济政策的发展中也发挥了关键作用。大萧条时期减少支出和货币紧缩的核心作用是英国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在他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1936年)。凯恩斯的理论表明,政府支出的增加、减税和货币扩张可以用来对抗萧条。这种洞察力,再加上政府应努力稳定就业的日益共识,导致自1930年代以来采取了更为激进的政策。世界各地的立法机构和中央银行现在经常试图防止或缓和衰退。如果没有大萧条,这种变化是否会发生,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无法回答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