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德川(或江户)时代从1603年持续到1867年,在1868年明治维新推翻长期统治的德川幕府并将日本推向现代之前,这将是日本传统政府、文化和社会的最后一个时代。德川家康的幕府王朝统治了日本250年的和平与繁荣,包括新商人阶级的崛起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为了防止外部影响,他们还努力将日本社会与西化影响,特别是基督教隔离开来。但随着德川幕府在19世纪中叶日益衰弱,两个强大的氏族于1868年初联手夺取政权,作为以明治天皇命名的“帝国复辟”的一部分。 德川幕府的背景与兴起 在1500年代,日本的权力分散了,近一个世纪以来,日本在竞争的封建领主(大名)之间的战争中四分五裂。然而,在1600年的关原之战中获胜后,德川家康(1543-1616)迅速巩固了他在江户(现在的东京)戒备森严的城堡的权力。1603年,享有盛誉但基本上无能为力的朝廷任命家康为幕府将军(或最高军事领袖),开启了一个统治日本未来两个半世纪的王朝。 明治时代结束仅仅七年后,在结束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凡尔赛和会上,一个新近现代化的日本被确认为“五巨头”之一(与英国、美国、法国和意大利并列)。 从一开始,德川政权就专注于在经过一个世纪的战争之后重建社会、政治和国际事务的秩序。由家康建立并在他的两个直接继承人——他的儿子秀忠(1616-23年在位)和孙子家光(1623-51年)巩固的政治结构,将所有大名都绑定到幕府,并限制任何个人大名获得太多土地或权力。 德川幕府使日本远离外国影响 怀疑外国干涉和殖民主义,德川政权采取行动排斥传教士,最终全面禁止基督教在日本。在德川时代初期,日本估计有300,000名基督徒。在1637-38年幕府残酷镇压岛原半岛的基督教叛乱后,基督教被迫转入地下。德川时代的主要信仰是儒教,这是一种相对保守的宗教,非常强调忠诚和义务。 为了阻止日本受到破坏性的外国影响,德川幕府还禁止与西方国家进行贸易,并阻止日本商人在国外进行贸易。通过《隐居法案》(1636年),日本在接下来的200年里实际上与西方国家隔绝了(长崎港的一个小型荷兰前哨除外)。同时与邻国韩国保持着密切的关系和中国,确认了以中国为中心的传统东亚政治秩序。 德川时代:经济与社会 德川时代统治日本的新儒家理论只承认四个社会阶层——武士(武士)、工匠、农民和商人——并且正式禁止这四个阶层之间的流动。随着和平的恢复,许多武士成为官僚或从事贸易。同时,他们被期望保持战士的自豪感和军事准备,这导致他们的队伍非常沮丧。就他们而言,农民(占日本人口的80%)被禁止从事非农业活动,从而确保了地主当局的稳定收入。 日本经济在德川时代显着增长。除了重视农业生产(包括主要作物稻米以及芝麻油、靛蓝、甘蔗、桑树、烟草和棉花),日本的商业和制造业也不断扩大,导致了一个日益富裕的商人的崛起阶级,进而推动日本城市的发展。以京都、大阪和江户(东京)为中心出现了一种充满活力的城市文化,迎合商人、武士和市民,而不是传统的贵族和大名。元禄时代(1688-1704)尤其见证了歌舞伎和文乐木偶剧、文学(尤其是俳句大师松尾芭蕉)和木版印刷的兴起。 明治维新 由于农业生产落后于商业和商业部门,武士和大名的表现不如商人阶层。尽管在财政改革方面做出了努力,但从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中叶,越来越多的反对势力严重削弱了德川幕府,当时多年的饥荒导致农民起义增加。一系列强国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东亚小国的“不平等条约”引发了进一步的动荡,尤其是《神奈川条约》,它向美国船只开放了日本港口,保证了它们的安全港湾,并允许美国建立永久领事馆以换取不轰炸江户。它是在马修佩里准将的胁迫下签署的威胁地派他的美国战斗舰队进入日本水域。 1867年,两个强大的反德川氏族长州和萨摩联手推翻幕府,次年以当时年仅14岁的年轻明治天皇的名义宣布“帝国复辟”. 1889年的明治宪法——直到1947年,二战后一直是日本的宪法——主要由伊藤博文起草,并建立了议会或议会,下议院由人民选举产生,首相和内阁由人民选举产生。皇帝。 德川时代的和平与稳定,以及由此促成的经济发展,为明治维新后发生的快速现代化奠定了基础。在以1912年天皇去世而告终的明治时代,国家经历了重大的社会、政治和经济变革——包括废除封建制度和采用内阁制政府。此外,新政权再次向西方贸易和影响力敞开了国家大门,并监督了军事实力的集结,这将很快将日本推向世界舞台。 日俄战争 1904年,沙皇尼古拉二世统治下的俄罗斯帝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领土大国之一。当沙皇将目光投向太平洋的温水港口进行贸易并作为其不断壮大的海军基地时,他将目光投向了朝鲜半岛和辽东半岛。日本担心自1895年第一次中日战争以来俄罗斯在该地区的影响力增长,因此保持警惕。 起初,两国试图谈判。俄罗斯拒绝了日本提出的让他们控制满洲(中国东北)以保持在朝鲜的影响力的提议,然后要求朝鲜以北纬39度为中立区。1904年2月8日,日本人在中国的亚瑟港对俄罗斯远东舰队发动了突然袭击,从而拉开了日俄战争的序幕。这场冲突是一场血腥的冲突,在1904年至1905年间的战斗中,超过150,000人丧生。 战争以日本的胜利和朴茨茅斯条约的签署而告终,该条约由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后来因其在会谈中的角色而获得诺贝尔奖)的调解而结束。沙皇尼古拉斯政府部长谢尔盖维特代表俄罗斯,而哈佛大学毕业生高村男爵则代表日本。一些历史学家将日俄战争称为“零次世界大战”,因为它为即将到来的全球战争奠定了基础,这些战争将重塑全球政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