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特丹港是欧洲最大的海港。它在欧盟和全球的领先地位归功于其卓越的可达性,即使对于最大的远洋船舶也是如此。此外,港口的基础设施使各种货物的配送成为可能。 鹿特丹港 2022年,港口接收集装箱4,499,591个,占7,571,434标准箱,发运集装箱4,136,191个,占6,941,227标准箱。与2021年相比,这创下了该设施的集装箱处理量增加5.4%的记录。 鹿特丹港每年接收约 30,000艘远洋船舶和120,000艘内河船舶。港口面积105平方公里。内港区包括鹿特丹、多德雷赫特、茨维恩德雷赫特、帕彭德雷赫特、希丹、弗拉尔丁根和Vopak Vlaardingen 码头的码头。 此外,该港口为荷兰各地不同公司的约 385,000人提供直接和间接的就业机会。尽管鹿特丹港是一个通用的商业港口,所有类型的货物都在转运,但它主要吸引来自运输和物流、化工、炼油和能源等行业的客户。 港口的历史 在17世纪发现通往印度的航道导致了航海和贸易的繁荣,从而促进了鹿特丹的发展。1872年,修建了一条连接鹿特丹与公海的新航道。它确保了港口在国际贸易中的强势地位及其进一步发展。 1940年,这座城市被德国人轰炸。战争导致近三分之一的港口设施被摧毁。鹿特丹港仅在10年后才恢复到战前的地位。 多年来,港口不断扩大。鹿特丹港的领土通过创建 Europoort 综合体(所谓的“通往欧洲的门户”)以及 Nieuwe Waterweg 河口而得到扩展。70年代,随着 Maasvlakte的完工,港口延伸至 Nieuwe Waterweg 河口南岸的海边。2008年,另一个扩建项目 – Maasvlakte2–的建设开始了。它于2013年投入使用。 鹿特丹港长期以来一直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港口,同时容纳了最大的远洋船舶。这一地位从1962年到1986年一直保持。该港口后来被新加坡和上海的港口所取代。 鹿特丹港——创新 2018年,鹿特丹港的投资水平很高。与2017年相比,其总价值增长了91%(高达4.082亿欧元,这是自 Maasvlakte2建设以来的最高价值)。 鹿特丹港当局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并打算在全球能源转型中发挥主导作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和有效利用资源和残留物是港口管理机构的重要任务。正在采取措施使港口与《巴黎气候协定》保持一致。 更多关于港口 据统计,大约40%的欧洲进口货物(不仅通过海运,还包括铁路、公路或河流)在鹿特丹卸货。默兹河和莱茵河提供了通往荷兰的完美通道,并到达巴塞尔或法国。 另一个有趣的工具是导航系统,它以数字方式将鹿特丹港与世界不同港口连接起来。该系统有助于寻找更合适和更省时的铁路、公路或海运连接,可用于往返给定港口。对于格但斯克的波兰港口,该服务可在网站上获得。 在港口经营的航运公司 CMA CGM ,赫伯罗特, 东方海外 / Unifeed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