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晋市(Kuching),马来西亚东部沙捞越州的首府和主要港口,位于婆罗洲西北部。该城市由查尔斯(后来的查尔斯爵士)于1839年建立,他在泥泞、鳄鱼出没的砂拉越河的丛林南岸建造了这座城市第一座欧式房屋,距离南中国海24公里。古晋现在是一个繁忙的行政中心,主要居民是华人,不过马来人、比达友族(陆达雅克人)和伊班族(海达雅克人)居住在郊区。古晋出口橡胶、胡椒和西米粉,并拥有海港和机场。 地名的来源: 布鲁克于1839年抵达时,“Kuching”这个名字已用于称呼这座城市。关于“古晋”这个名字的来源有很多种说法。它可能源自马来语中表示猫的单词“kucing”,也可能源自科钦,科钦是马拉巴尔海岸的一个印度贸易港口,也是中国和英属印度对贸易港口的统称。今天,在砂拉越州博物馆可以看到一些印度教文物。然而,另一份资料显示,在布鲁克到来之前,古晋市曾被称为“砂拉越”。直到1872年,查尔斯布鲁克才将该定居点重新命名为“古晋”。 历史: 1827年,文莱帝国统治期间,古晋是砂拉越的第三首都。1841年,古晋成为砂拉越王国的首都,此前该地区的领土被割让给詹姆斯布鲁克,以表彰他帮助文莱帝国镇压了一场叛乱。古晋的建立源于1924年在砂拉越河上游发现锑矿,附近新加坡的市场上锑矿需求量很大。一份荷兰报告提到,古晋建立前不久,该地区居住着大约一百名马来人和三户华人。 1941年,古晋成为布鲁克政府百年庆典的举办地。几个月后,日本占领砂拉越,布鲁克政府宣告结束。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1年4月,来自旁遮普团2/15的六个步兵排驻扎在古晋。该团保卫了古晋和Bukit Stabar机场,防止其被日军摧毁。防御主要集中在古晋和美里。然而,1941年12月24日,古晋被日军攻占。砂拉越作为日本帝国的一部分被统治了三年零八个月,直到1945年9月11日日本正式投降。 自然地理: 古晋位于婆罗洲岛西北部的砂拉越河畔。古晋市的范围包括古晋区内大约431.01平方公里的所有地区,砂拉越河通常将古晋分为南北两部分。城市的最高点是山都望半岛的山都望山,海拔810.2米。古晋属于热带雨林气候,中等炎热但有时非常潮湿,降雨充沛。年平均降雨量约为4200毫米。古晋是马来西亚最潮湿的人口稠密地区(平均而言),每年平均有247个雨天。 古晋平均每天只有5小时日照,一月份(一年中最潮湿的月份)平均每天只有3.7小时日照。该市最干旱的月份是6月至8月,古晋的气温范围为19°C至36°C,但清晨平均气温约为23°C。如果不受到清晨大雨和强风的影响,这一气温全年几乎保持不变。 经济 古晋是砂拉越的主要工业和商业中心之一。许多州级、国家级和国际商业银行以及一些保险公司都在那里设立总部和公司办事处。经济以第一产业为主,目前以第三产业为主。古晋有三个主要工业区-邦定工业区(混合工业和轻工业),德玛劳特工业园(混合,轻工业和中型工业)和三玛再也自由工业区(高科技,计算机和电子工业)。 古晋港务局(KPA)成立于1961年,1975年开始在丹那普帝港(Sim Kheng Hong Port)运营,年吞吐量为35万吨。此后,其业务已转移到Pending和Senari码头,年吞吐量分别为290万吨和700万吨。KPA还控制着Biawak石油码头,该码头处理石油产品。 历史上,华人对这座城市的经济做出了巨大贡献,早在文莱苏丹国时期,华人发现锑矿后就移民到这里,而查尔斯·维纳·布鲁克(Charles Vyner Brooke)执政期间也鼓励华人移民这里种植黑胡椒。 人口: “Kuchingite”一词曾被用来描述古晋人,尽管这不是官方说法。2023年初,马来西亚统计局(DoSM)报告称古晋总人口月41.5万人。大都市人口主要由马来人、华人、伊班人、比达友人、非马来西亚公民等组成。华人主要为福建人,主要居住在市区和郊区。其他华人亚群包括福州人、海南人、潮州人、粤语人、客家人和兴化人。 古晋有相当多的非公民,他们大多来自印尼边境的加里曼丹地区,其中大多数是移民工人。自英国统治以来,一小部分南亚人(尤其是巴基斯坦人)一直居住在古晋,他们主要靠卖衣服和香料为生。英国统治期间来到古晋的其他移民包括来自荷属东印度群岛的布吉人,以及来自邻近荷属婆罗洲的其他民族。古晋是一座多元化的“大熔炉”城市,不同种族背景的跨种族婚姻很常见,这座城市本身就是30多个不同民族的家园。 比达友族、达雅克族、伊班族和乌鲁族主要信仰基督教(部分信仰万物有灵论),华人则信奉佛教、道教或基督教;马来人和马兰瑙人大多信仰穆斯林,城内还有不少印度教徒和锡克教徒,以及少数世俗主义者。 古晋除了是砂拉越的首府之外,还是马来人的商业中心和文化中心。由于古晋的第二大人口是汉族,因此中文也是常用的,特别是闽南语和普通话。几乎所有居民都能说英语。许多专科学校和私立学校提供英语教学(主要针对富裕和/或外籍人士的孩子),以及在城市各处可以找到的其他外语课程。 水运 古晋和砂拉越的大多数城镇一样,通过水运与其他城市中心和定居点相连。在市中心附近的砂拉越河两岸,可以看到许多“tambang”(传统屋顶木制舢板)载着乘客从一个河岸到另一个河岸。对于住在河岸边的人来说,这是到达市区的捷径。为前往诗巫和民都鲁等更远地区提供服务的快艇码头位于城市东部的彭定市Sim KhengHong港口(以前称为Tanah Puteh港口)。 航空: 古晋国际机场(KCH)(ICAO代码:WBGG)是航空旅客的主要门户。该机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40年代,如今机场经历了许多重大重建。根据2013年的旅客总流量,该机场航站楼被列为马来西亚第四繁忙的机场。自2009年以来,机场发展迅速,旅客数量和飞机起降量不断增加。它是马来西亚航空和亚洲航空的第二枢纽,同时也是MAS Wings的第三枢纽,为马来西亚东部的小城镇和农村地区提供航班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