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连海外百科 首页 外贸百科 外贸理论 查看内容

国际贸易理论6、经济一体化/欧美

2022-6-9 00:35| 发布者: isky| 查看: 209| 评论: 0

摘要: 经济一体化整合形式几个国家或州的经济一体化可以采取多种形式。该术语涵盖优惠关税、自由贸易联盟、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联盟和全面经济一体化。系统的当事人优惠关税对彼此的进口征收的关税低于对从第三国进口 ...
经济一体化

整合形式

几个国家或州的经济一体化可以采取多种形式。该术语涵盖优惠关税、自由贸易联盟、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联盟和全面经济一体化。系统的当事人优惠关税对彼此的进口征收的关税低于对从第三国进口的关税。例如,英国及其英联邦国家在1919年之后实行互惠关税优惠制度。自由贸易协会不对从其他成员国的进口商品征收关税,但每个成员国可能对其从世界其他地区的进口商品征收不同的关税。另一个阶段是关税同盟,其中成员之间的自由贸易受到对来自世界其他地区的进口征收的统一关税表的保护。19世纪的德国关税同盟是一个关税同盟。一个共同市场是关税同盟概念的延伸,另外一个特点是它提供了成员之间劳动力和资本的自由流动;一个例子是比荷卢共同市场,直到它转变为一个1959年的经济联盟。术语“经济联盟”表示一个共同市场,在该市场中,成员同意在总体上协调其经济政策,就像欧盟一样。最后,全面经济一体化意味着所涉及的政治单位追求共同的经济政策。例如美国各州或瑞士联邦各州。

经济一体化可能是由一个强大到足以强加它的国家的政治意愿带来的,如在罗马帝国或19世纪的欧洲殖民体系下,或者它可能来自主权国家之间自由谈判达成的协议,这更常见在20世纪。

二战后进行的经济一体化尝试,只有在几个世纪以来世界各国逐步实现经济一体化的漫长过程的背景下,才能对其进行评估。因此,例如,17世纪世界上最强大的力量,法国被各种关税壁垒分隔成多个省,涉及多种关税、通行费和禁令。贸易法规和财政收费因地区而异;甚至没有一个单一的度量衡系统。直到大革命之后,法国的经济一体化才真正开始。

国际一体化

美国

美国的经济一体化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过程的结果,在此过程中,联邦当局的权力不断得到加强。这宪法授权联邦政府规范与其他国家的贸易条件并建立单一的职责体系。它还废除了个别国家维持单独的海关立法和发行自己的货币的权利。它授权联邦政府单独发行货币,并确立了联邦之间人员、商品和资本自由流动的原则。但是南北之间的利益冲突只能通过美国内战来解决,尽管各州的经济在现实中可以被认为是一体化的,但它们之间仍然存在许多经济和财政差距。

13个原始州面临的困难不容小觑。在宪法通过之前的几年里,各州之间存在着激烈的贸易争端,它们相互征收关税并拒绝接受对方的货币。一切似乎都证明了一位当代自由主义哲学家的话,JosiahTucker,格洛斯特学院院长(英格兰):

至于美国未来的辉煌,以及它作为一个正在崛起的帝国,无论是共和政体还是君主政体,即使是浪漫主义作家,它也是最无聊和最有远见的概念之一。美国人的相互反感和利益冲突,他们在政府、习惯和举止上的差异,表明他们将没有联合中心,也没有共同利益。在任何一种政府之下,它们永远不可能联合成一个紧凑的帝国;一个分裂的民族直到时间的尽头,相互猜疑和不信任,他们将根据自然边界,巨大的海湾,广阔的河流,湖泊,和山脊。

瑞士

瑞士的例子同样具有启发性。尽管赫尔维特联邦在14世纪成为一个政治实体,但它的经济一体化是在历经沧桑之后才实现的,并于1848年制定了宪法。该文件的条款确立了共同货币,提出了共同保护制度的原则州,并规定货物和瑞士公民在全国范围内自由流动。瑞士的经济一体化更加引人注目,因为它包括说四种不同语言的人民。

殖民帝国的整合

当。。。的时候欧洲的殖民列强从16世纪起建立了自己的帝国,他们试图垄断与殖民地的贸易,并将其转化为自己的利益。该政策涉及四个主要限制:(1)殖民地只能与母国进行贸易。(二)不从事制造;将原材料转化为制成品仍然是母国的垄断权。(3)殖民地的进出口只能在悬挂母国国旗的船只上进行。(4)母国对殖民地产品免征关税,或征收较低的税率。

该系统虽然逐渐减弱,但在16至19世纪以各种形式应用。以武力为基础,有利于母国,不利于其殖民地的经济增长。(见殖民主义。)

关税同盟

早期关税同盟最着名的例子是德国关税同盟(字面意思是“关税同盟”)。尽管拿破仑减少了在19世纪初,从300到40的德国各州,剩下的那些州因各自的海关制度而相互隔离。此外,许多内部关税壁垒阻碍了每个州内的贸易。与此同时,没有单一的对外关税,在拿破仑战争期间兴起的德国工业正被英国的竞争所压垮。这些困难是关税同盟成立的根源。

起点是普鲁士在1818年取消了所有内部关税并采用了对外关税。在接下来的几年中,许多其他德国国家效仿了普鲁士的榜样。巴伐利亚和符腾堡于1828年建立了关税同盟,到1830年已经存在四个独立的关税同盟。普鲁士随后试图解散当地的关税同盟,并将它们隶属于关税同盟,即关税同盟。关税同盟的覆盖范围不断扩大,直到1871年,它包括了德国的所有州。

在第一阶段,从1834年到1867年,关税同盟由中央当局管理,即海关大会,每个州都有一票。一个共同的关税,1818年的普鲁士关税保护成员国免受外国竞争,但自由贸易是内部规则。

在第二阶段,从1867年到1871年(在普鲁士在萨多瓦战胜奥地利之后),行政权由联邦委员会行使(联邦参议院)由政府代表组成,其中决定以绝对多数通过。普鲁士获得58票中的17票,并担任理事会主席。立法权属于“海关议会”(ZoLLParlament)由通过普选直接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与理事会一样,以多数票作出决定。这种安排将曾经的联邦转变为联邦国家。

1871年战胜法国并宣布成立德意志帝国后,海关议会和联邦委员会被帝国议会和执行委员会所取代。联邦国家已经成为一个国家。

逐渐破坏错综复杂的法规、禁令和控制迷宫,为随后德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虽然经济一体化是在政治统一之前发生的,但如果不是普鲁士的不可抗拒的压力和军事胜利一扫而空,这是不可能的。

比荷卢经济联盟

1921年前关税同盟成员卢森堡签署了布鲁塞尔公约比利时,创建比利时-卢森堡经济联盟。比利时和卢森堡因此有相同的关税和单一自1921年以来的国际收支平衡。二战后工会扩大到包括荷兰。1948年初,比荷卢地区取消了大部分进口关税,实行共同对外关税。然而,一些农产品例外,而且还认为有必要引入配额制度。

人们很快就意识到,简单的关税同盟是不够的,1949年10月15日的一项条约将伙伴之间的贸易逐步和完全自由化,系统地协调其国际商业和货币政策,以及通过在与其他国家的谈判中拥有共同的谈判地位。尽管该实验在各地都被乐观地视为更广泛的欧洲经济一体化的先驱,它面临着比利时和荷兰战后局势截然不同的困难。这两个经济体是竞争而非互补的。与荷兰农产品自由进入比利时市场有关的其他问题也出现了。此外,比利时的经济体系比荷兰更为自由,而严格的价格控制长期以来一直是荷兰的标准做法。

1950年代欧洲经济共同体的成立为比荷卢经济联盟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当1957年的罗马条约创建EEC或共同市场时,它促使比荷卢经济联盟的成员确认并加强他们自己在欧共体中的整合。1958年2月3日在海牙签署的比荷卢经济联盟条约。然而,海牙条约几乎没有什么新内容,在大纲形式上它只不过是对已经取得的成果进行编纂。

比荷卢经济联盟一致做出所有决定,联盟的所有成员都成为欧盟的创始成员。

欧洲煤钢共同体

1950年5月,法国外交部长在欧洲一体化进程中迈出了重要一步,罗伯特·舒曼(RobertSchuman)提出了一个共同市场煤炭和钢铁由愿意将其经济中这些部门的权力委托给独立机构的国家建立。该计划背后的动机是,如果要实现欧洲统一并避免未来法德冲突的威胁,就需要一个新的经济和政治框架。1951年4月,法国、西德、意大利和比荷卢三国在巴黎签署条约,成立欧洲煤钢共同体(ECSC)。

签署方有义务取消所有关税壁垒和其他对煤炭和钢铁在其国家之间流动的限制;放弃生产者、购买者或用户之间的所有歧视性做法(在价格和交货条件、运输费用、供应商选择等方面);终止政府补贴或补助金;并消除一切干扰市场运作的做法。

社区的构成

第一次颁布时,煤钢共同体的宪法允许它由一个高级权力机构,由咨询委员会、共同大会、特别部长理事会和法院协助。

然而,共同体的起源(仅限于煤炭和钢铁工业)与成员国主权之间存在着根本的不相容,每个成员国都对自己的总体经济政策负责。实际上,在社区存在的头17年中,所有实质性问题的权力仍然属于国家政府。最高权力机构仅在次要问题上具有自主权。就这样1958年的煤炭危机——当时西德、比利时和法国的未售出煤炭库存上升到无法控制的程度——在国家层面得到了解决。最高权力机构所能做的就是确认所采取的措施,即使这些措施违反了条约的规定。同样,采煤劳动力从1957年底的650,000人减少到10年后的300,000人是个别国家造成的;没有全社区的行动。

该条约保留了成员国对其对第三国的贸易政策的责任。这阻碍了有效的共同市场的建立,因为共同市场需要一个统一的保护制度,防止外国竞争。例如,在煤炭危机最严重的时候,当比利时、西德和法国的煤炭库存增加时,意大利仍然继续从美国购买廉价供应品。

后期发展

尽管有这些困难,社区还是取得了很大的成就。钢铁和煤炭市场在相当程度上放开;社区是一个有用的论坛,可以在其中审查共同感兴趣的问题;它促进了国际精神的发展,这极大地促进了罗马条约的谈判以及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Euratom)的创建。这些进步促成了欧盟的形成。

欧洲经济共同体

欧洲煤钢共同体只是欧洲一体化运动的第一步。1957年3月25日,其六个成员国政府签署了罗马条约,根据该条约,他们同意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或共同市场,该共同体于1958年1月18日成立。它随着1973年英国、爱尔兰和丹麦的加入而扩大,1981年希腊加入,1986年的西班牙和葡萄牙,以及1990年作为统一德国的一部分的前东德。在此过程中,它代表了主权国家之间经济一体化的最深远的尝试。它的创始条约完全或部分地成为后来所有经济一体化尝试的典范。

《罗马条约》旨在“建立共同市场”和“逐步使成员国的经济政策保持一致”,从而:促进整个共同体经济活动的和谐增长、定期和平衡的扩张、增强的稳定性、更快地提高生活水平以及参与国之间的更密切的关系。

该条约承诺签署国:取消关税和对商品进出境的数量限制,废除所有其他具有同等效力的措施,并对从非成员国进口的商品实行共同关税。

他们还同意“在成员之间消除所有阻碍人员、服务和资本自由流动的障碍”。

关税同盟的成立

《罗马条约》规定了成员国之间取消关税的时间表。总的来说,这个时间表得到了满足,并且在某些领域超过了,因此到1968年中期,农产品和工业产品的关税壁垒已经取消。到那时,大多数配额限制也已取消。然而,海关哨所并没有消失;评估和征收补偿税以平衡成员国之间的税收差异等任务仍然需要它们。

对共同体以外的进口商品的关税逐步拉近,1970年7月1日起实行共同共同体关税。

共同开发农业政策

1958年初《罗马条约》生效时,所有六个成员国的农业都得到了补贴。各种价格支持机制大相径庭,外贸政策和关税水平也大相径庭。累积的多年来,各种政府干预的影响导致成员国之间农产品价格水平存在重大差异。以1959年6国小麦平均价格指数为100,个别国家的相对价格水平如下:德国,108;法国,78;意大利,108;比利时,101;卢森堡,119;和荷兰,86.农业共同政策的实现似乎非常困难,以至于条约仅限于制定一些似乎可以达成协议的一般性条款.尽管如此,还是实现了一项共同的农业政策:取消了成员国之间对农产品贸易的所有关税和配额限制;制定了一套针对非欧共体国家农产品进口的共同关税;和一个共同的系统价格支持取代了以前的国家系统。

由于国内农产品价格水平存在差异,价格支持需要成员国政府之间做出艰难的妥协。例如,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小麦价格大约介于该社区成本最低的供应商法国和荷兰与最高的西德供应商价格之间。法国施加了相当大的政治压力,以说服西德接受大幅降低小麦生产商的回报。

自实施以来,共同农业政策遇到了几个基本问??题,特别是经常性的盈余和大小生产者之间的利益冲突。盈余源于价格支持体系,虽然该体系帮助边缘农民继续经营,但它经常鼓励生产力更高的农民过度生产,从而产生必须用EEC资金购买的盈余。它还引起了获得更多相对支持的粮食净出口国与粮食净进口国(例如英国)之间的利益冲突;进口多于出口的国家对共同政策做出了很大贡献,但在出口补贴和价格支持方面几乎没有得到回报。

走向统一的政策

《罗马条约》的另一个基本目标是实现国家经济政策的总体协调。该条约设想制定涵盖竞争、税收和其他经济立法等事项的共同规则。它还要求在外贸和运输等领域制定共同政策。成员们被要求在财政和货币政策、国际收支政策和社会福利领域协调他们的经济政策。

欧盟

欧洲共同体

EEC一直是经济一体化的主要支持者,直到1993年更名为欧洲共同体(EC),它成为了经济一体化的主要组成部分。欧盟(EU),一个寻求经济和政治合作的更广泛的实体。欧共体由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正式名称为欧盟条约;1991年),于1993年11月1日生效。该条约还为经济和货币联盟奠定了基础,其中包括创建单一货币。欧共体一直是欧盟的主要组成部分,直到2009年里斯本条约取消了欧共体,并将欧盟作为其制度继承者。

欧盟机构

欧盟内部的治理和代表通过许多机构进行,其中许多是作为EEC的一部分成立的。其中最主要的是欧盟委员会,这是一个代表成员国的立法组织;这欧洲议会,具有立法和监督作用;和欧盟委员会,一个执行机构。议会是唯一一个其成员由欧盟国家公民个人投票选出的欧盟机构。其他欧盟机构是欧洲法院、审计法院、欧洲中央银行(负责监督货币政策并引入欧元))、经济和社会委员会、地区委员会、欧洲投资银行和欧洲监察员。除了这些机构之外,欧盟的机构还负责监督特定利益,例如职业安全、培训或社会和环境问题。

新成员

与欧洲经济共同体一样,任何欧洲国家都可以申请加入欧盟。候选国必须表现出对民主、市场经济和人权原则的坚持。接受由成员国一致决定授予。2020年,英国成为第一个放弃欧盟成员资格的成员国。

欧洲自由贸易协会

促成欧盟成立的努力与促进该地区贸易的另一项努力并行。在1950年代组织EEC的同时,英国寻求建立一个包括欧洲经济合作组织17个成员国的自由贸易区。如果它成功了,这将使英国获得欧洲大陆工业共同市场的好处,同时避免可能侵犯英国主权。然而,这项努力失败了,主要是因为法国的反对。英国随后与奥地利、丹麦、挪威、葡萄牙、瑞典和瑞士建立了自由贸易区。他们共同组成了欧洲自由贸易联盟(EFTA)。

建立EFTA的公约于1960年1月4日在斯德哥尔摩签署。序言指出,该组织的主要目的之一是“促进未来建立一个更广泛的多边协会,以消除关税壁垒”。更具体地说,欧洲自由贸易联盟旨在使与六个共同市场国家的贸易自由化,而无需遵守《罗马条约》中体现的政治性质的承诺。与此同时,欧洲自由贸易联盟赋予其七个成员相对于其他六个成员更强大的谈判地位,以及创造自己的大市场的手段。

欧洲自由贸易联盟的运作

与欧洲经济共同体的条约一样,欧洲自由贸易联盟条约规定了一个过渡期,规定了竞争规则,并呼吁废除所有间接保护和贸易歧视。该协会选择由欧洲自由贸易联盟理事会管理,该理事会由每个参与国的一名成员组成。随着时间的推移,理事会成立了一个由工业、商业和劳工代表组成的联合协商委员会;一组六个常设技术委员会(海关、贸易、经济发展、农业、经济和预算);和处理特殊主题的工作组。

EFTA作为自由贸易区的性质产生了一个特殊问题。由于从外部国家进口的关税可能因一个成员国而异,贸易商可以通过征收最低税率的国家引导进口并将其交付给另一个成员国的客户,从而利用这些差异。制定规则以防止这种情况发生,根据商品是否在成员国之一生产或制造进行分类。对于由进口原材料制成的商品,规则要求进口含量不超过制成品出口价格的50%。

EFTA的记录

尽管最初设想的过渡期为10年,但工业品的内部关税壁垒于1967年1月1日提前三年取消。还就双边贸易协定进行了谈判,以增加农产品贸易。

EFTA在1960年代经历了两次严重危机。第一次是在1961年英国单方面通知其合作伙伴,它已申请加入欧洲经济共同体。结果是一份联合声明,其中欧洲自由贸易联盟成员承诺“协调他们的行动并在整个谈判过程中保持团结”。第二次危机发生在1964年10月,当时,为了支撑英镑,英国突然对其所有工业进口征收15%的附加费——这一行为违反了条约。

芬兰于1961年7月成为欧洲自由贸易联盟的准成员,冰岛于1970年3月获准成为正式成员。1973年,英国和丹麦在两次尝试均未成功后,在被接纳为欧洲经济共同体——英国的成员后离开了该协会。21世纪初,其余的EFTA成员国是冰岛、挪威、列支敦士登和瑞士。该集团继续推进全球贸易;例如,2003年EFTA分别与新加坡和智利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

康梅康

自1917年俄国革命以来,苏联的政策显然受到了自给自足的渴望的影响,苏联对资本主义世界的怀疑以及对中央指导计划的强烈渴望进一步强化了苏联的政策。为响应马歇尔计划,早在1949年1月25日,苏联发起的整合东欧经济的努力就开始了。(它于1991年6月28日解散。)保加利亚、匈牙利、波兰、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和苏联是由此产生的组织Comecon(经济互助委员会)的创始成员。阿尔巴尼亚于1949年加入,德意志民主共和国1950年,尽管阿尔巴尼亚在1961年后不再参加。Comecon主要限于注册成员国之间的双边贸易和信贷协议。1953年约瑟夫·斯大林去世后,它努力促进工业专业化并减少其成员经济中的“平行性”。1956年和1957年,当其大部分常设委员会开始运作时,试图协调成员的长期计划。1958年EEC的成立,以及来自东欧国家要求更大程度独立的压力,促使苏联领导层重新考虑该组织。1959年12月14日,会员在保加利亚索非亚签署了一份新章程。

Comecon寻求协调成员国的技术和工业化发展、劳动生产率增长和工业专业化。然而,它的目标受到某些政治和经济限制的阻碍。最严重的问题之一是成员国缺乏灵活和现实的价格体系。这使得基于相对价格的交易变得不可能;相反,它主要是通过政府之间的双边协议在易货基础上进行的。在谈判此类协议时,各方被引导使用“世界价格”——即在Comecon以外国家的贸易中普遍存在的价格。经济一体化的另一个障碍是高度集中的经济计划在协调其计划方面只取得有限成功的成员国。理事会内部也存在严重的民族主义紧张局势。这例如,罗马尼亚政府宣布,它打算追求全面工业化,包括发展其重工业,反对据称是Comecon对罗马尼亚的计划的原材料和农产品专业化政策。

然而,在Comecon的实际成就中,有铁路协调组织(1956年);建设高压电网(1962年);创建国际经济合作银行(1963年);汇集93,000辆铁路货车(1964年);建设从俄罗斯伏尔加地区到东欧国家的“友谊”输油管道。Comecon最初由苏联的东欧卫星组成,但在1962年蒙古人民共和国成为成员,随后是1972年的古巴和1978年的越南

Comecon通常被称为西欧EEC的东欧对应物。尽管它们的总体目标确实相同,但这两个组织在处理所涉及问题的方法上却截然不同。Comecon寻求实现中央计划经济国家之间的合作,而EEC旨在通过商品、服务、资本和人员可以完全自由流动的经济市场来实现分散的一体化——一个由统一经济立法监管的市场.

1989-90年东欧共产主义政府垮台之后,转向私营企业和市场型定价体系,所有这些都破坏了Comecon的贸易体系,到1991年该组织已经解散。根据1991年初达成的协议,Comecon被国际经济合作组织取代,该组织旨在协助从集中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每个国家都被认为可以自由地寻求自己的贸易渠道,而会员国的义务被简化为“协调”配额、关税、国际支付以及与其他国际机构关系等政策的软弱承诺。随着时间的推移,前Comecon国家摆脱了苏联时代的贸易限制,并与其他国家(尤其是欧盟国家)发展了贸易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