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连海外百科 首页 外贸百科 外贸理论 查看内容

国际贸易的历史

2022-6-21 10:09| 发布者: isky| 查看: 177| 评论: 0

摘要: 各国相互贸易以获得比本国生产的产品质量更好、价格更低或完全不同的商品和服务。自独立以来,拉丁美洲对外贸易条件的特点首先是自由贸易和前所未有的繁荣(1820-1930 年),然后是保护主义(1930-1973 年),自 197 ...
各国相互贸易以获得比本国生产的产品质量更好、价格更低或完全不同的商品和服务。自独立以来,拉丁美洲对外贸易条件的特点首先是自由贸易和前所未有的繁荣(1820-1930 年),然后是保护主义(1930-1973 年),自 1973 年以来贸易自由化越来越多。对于许多观察家来说,外贸和外部因素在塑造该地区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了核心作用。对于其他人来说,这些因素充其量只是对主导的内部力量起到了补充的、次要的作用。

繁荣的岁月(1820-1930)

1820 年至 1860 年间,随着殖民限制的取消和该地区政治稳定的增加,大多数拉丁美洲国家的对外贸易逐渐增加。随着对国际交流自由、全球流动和商品、人员和资本流动的重要集体需求日益得到认可和满足,拉丁美洲成为全球生产体系中不可或缺的、充满活力的部分。在 1860 年至 1910 年所谓的黄金时代,进出口急剧增长。然而,在 1910 年至 1930 年间,随着丰富的矿藏枯竭,最好的土地被用于农业,贸易扩张的速度放缓。1820年至1930年,通常被描述为自由贸易时期之一,自由放任或“外向型”也包括与因行政征收成本低而征收的进口关税相关的保护主义实例。这是因为征收进口关税/税款的成本通常低于其他税收(例如收入税(通常高达 30%)或销售税(从 10% 到 50%)) .

1820 年至 1930 年间从拉丁美洲出口的大部分产品都被描述为“初级产品”,即源自农业或采矿业。所有这些都是“复合的”,因为它们不仅体现了农业和采矿业的价值,还体现了制造业和服务业的附加值,例如贸易、运输、金融和保险。

1860 年后,由于有利的供需因素的融合,拉丁美洲的对外贸易爆发式增长。随着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德国、法国和美国,出现了对原材料的强劲需求。此外,英国废除了保护其国内农业的关税。同时发生的技术革命带来了蒸汽机的发明、螺旋桨和金属船体,使海运成本空前降低。因此,来自遥远拉丁美洲的农产品或矿产品现在可以与来自加勒比地区和工业化程度更高的国家的农产品或矿产品竞争。此外,快速增长的收入推高了对食品、其他消费品和原材料的需求。由于无法满足内部快速增长的需求,欧洲和北美越来越多地转向拉丁美洲,以寻求更多、更好、更便宜的农产品和原材料的供应。

结果,到 19 世纪中叶,阿根廷成为肉类和皮革的主要出口国,古巴的糖,巴西的咖啡,委内瑞拉的可可,秘鲁的鸟粪,智利的铜和小麦淘金热年。随着阿根廷、乌拉圭、巴西和智利的新土地被纳入生产,以农业和矿业为基础的出口供应增加。不断涌入这些地区的移民,特别是来自南欧的移民,促进了出口增长。此外,经常性的出口热潮吸引了大量投资,首先是英国人,随后是美国人,投资于农业、采矿、铁路、公用事业和工业。它们还使拉丁美洲政府更容易在欧洲和美国的资本市场借款。

自由和快速增长的对外贸易对拉丁美洲收入的影响是巨大的,但并不均衡。根据 Angus Maddison 的估计,到 1929 年,以 1965 年的要素成本(即以 1965 年的美元价值计算)以美元计算的实际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在阿根廷已达到 908 美元。这几乎是日本收入水平(485 美元)的两倍,约为美国收入水平(1,767 美元)的一半,是英国收入水平(1,105 美元)的 80% 以上。然而,其他国家的人均收入较低:巴西为 175 美元,智利为 580 美元,哥伦比亚为 236 美元,墨西哥为 252 美元,秘鲁为 177 美元。

根据麦迪逊的说法,到 1913 年,拉丁美洲国家的出口已达到接近甚至高于世界其他地区的水平。以当时的价格和汇率以美元表示,拉丁美洲的人均出口平均为 31.90 美元(阿根廷为 66.70 美元;巴西为 13.30 美元;智利为 41.20 美元;哥伦比亚为 6.80 美元;古巴为 66.70 美元;墨西哥为 9.90 美元;秘鲁9.70 美元;乌拉圭 61.60 美元;委内瑞拉 10.90 美元),而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为 37.30 美元(法国 33.40 美元;德国 35.90 美元;日本 6.90 美元;荷兰 67.00 美元;英国 56.00 美元;美国 24.50 美元),中国 0.70 美元,印度 2.60 美元。对于拉丁美洲,以农业和采矿业为基础的出口既提供了引擎,也提供了促进者。出口的流出通过带来相应的进口、移民、资本、机构(例如基础广泛的教育)、政府(权力下放)、金融(改进的资本市场)、交通(铁路)和思想。拉丁美洲、欧洲和北美实现了前所未有的经济相互依存度。拉丁美洲提供农业和矿产初级商品;欧洲和美国是工业的。

1900 年至 1930 年间,以农业为基础的产品在哥伦比亚(咖啡)、巴拉圭(克布拉乔、其他木材)、萨尔瓦多(咖啡)、巴西(咖啡)、阿根廷(小麦、玉米)、危地马拉(咖啡、香蕉)、哥斯达黎加的出口中占主导地位里加(咖啡、香蕉)、古巴(糖)、尼加拉瓜(咖啡、香蕉)、乌拉圭(肉、羊毛)、厄瓜多尔(可可)和巴拿马(香蕉)。以采矿为基础??的产品在委内瑞拉(铜、石油)、墨西哥(石油、银)、智利(硝酸盐、铜)和玻利维亚(锡)的出口中占主导地位。秘鲁出口矿物(石油)和农业(棉花)产品。

然而,在许多人看来,对外贸易在 1930 年之前对该地区来说绝不是绝对的福祉。初级产品出口的需求和价格波动剧烈,引发了拉丁美洲无法始终掌控的巨大冲击。由于周期性繁荣之后经常出现急剧下降,因此出口收入、汇率、资本流入、基于贸易的税收和国内收入经历了前所未有的不稳定。丰富矿藏和肥沃农田的枯竭暴露了该地区对初级商品的过度依赖及其不确定的增长潜力。最后,一些人认为贸易的好处主要是给偏远生产区的工人和(外国)资本家带来的,而对大多数人口没有持久和积极的影响。即使是最坏的预测,

保护主义年代(1930-1973)

1930 年后,对贸易自由以及人员和资本流动的集体需求的认可和满足程度急剧下降。大萧条1930 年代的出口减少了对初级出口产品的需求,导致初级出口相对于工业进口的相对价格下降,并突然停止了从欧洲和美国流向拉丁美洲的资本流动。据 Angus Maddison 统计,1929 年至 1932 年间,阿根廷、巴西、智利、哥伦比亚、古巴、墨西哥、秘鲁和委内瑞拉的平均出口量下降了 35.8%,出口的平均购买力下降了 55.1%,平均进口量增长 65.9%,GDP 增长 18.5%。智利遭受的损失最大,出口下降71.2%,出口购买力下降84.5%,进口下降83.0%,GDP下降26.5%。在最初坚持旧的政策武器和金本位规则之后,

由于 1950 年后联合国劳尔·普雷维什 (Raúl Prebisch) 倡导的保护主义、内向型政策,外贸的作用进一步减弱。拉丁美洲经济委员会及其结构主义发展理论。进口替代政策促进了以前进口的工业商品的国内生产,但常常导致忽视出口。这加剧了拉丁美洲与世界其他地区的孤立。根据麦迪逊的说法,阿根廷、巴西、智利、哥伦比亚、墨西哥和秘鲁的商品出口与 GDP 的平均比率从 1929 年的 22.1% 下降到 1973 年的 9.1%。相比之下,商品出口的平均比率同期,法国、德国、荷兰、英国和美国的出口占 GDP 的比重从 15.8% 上升到 19.2%。

拉丁美洲在世界出口总值中的份额急剧下降,从 1950 年的 10.9% 下降到 1992 年的 3.9%。1950 年至 1990 年,阿根廷的份额从 1.92% 下降到 0.37%,巴西从 2.22% 下降到 0.95%,古巴从1.10% 到 0.20%(1980 年),委内瑞拉从 1.91% 到 0.53%。拉丁美洲在世界出口中相对重要性的下降恰逢进口替代保护主义政策的广泛实施。相比之下,从 1950 年到 1990 年,西德在世界出口价值中的份额从 3.29% 增加到 12.39%,日本从 1.37% 增加到 8.69%。同样,拉丁美洲进口占世界进口的百分比从 1950 年的 8.10 下降到 1990 年的 2.82。

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拉丁美洲在 1930 年后在世界贸易中的相对重要性下降可以解释为它继续依赖初级出口以及其价格相对于工业进口的下降。如表 2 所示,1985 年大多数拉丁美洲国家的主要出口商品是农产品和矿产。根据 Richard Lynn Ground 的说法,拉丁美洲的商品或净易货贸易条件从 1928 年的 100.0 下降到 1933 年的 51.8,在 1987 年达到 63.6% 的水平。(商品或净易货贸易条件衡量相对出口价格相对于进口价格的变动。商品贸易条件指数计算为一国平均出口价格指数与其进口平均价格指数的比值。大于100的数字。大萧条时期,拉丁美洲的商品贸易条件在 1950 年恢复(93.6%),在 1960 年代下降(1965 年为 49.2%),在 1970 年代再次上升(1980 年为 76.7%),到 1980 年代才回落(62.1%) 1986 年的百分比)。

由于大萧条和保护主义意识形态的流行,大多数拉丁美洲国家在 1930 年后提高了名义关税。到 1960 年至 1965 年期间,阿根廷的平均名义关税已上升到 148.8%,巴西为 85.0%,89.0在智利,139.0%(1972-1977)在乌拉圭。消费品的名义关税甚至更高,阿根廷(1960-1965 年)达到 235.0%,智利(1960-1965 年)达到 204.0%。1930 年至 1973 年的保护主义和进口替代工业化时期已逐渐被新自由主义贸易自由化的新时代所取代。

尽管 1930 年至 1973 年时期通常被描述为进口替代工业化和内向型保护主义发展的时代,但它也蕴含着贸易自由化努力的种子。最初,这些努力在很大程度上是该地区一体化计划的基石,旨在通过扩大市场规模来促进进口替代。拉丁美洲自由贸易协会 (LAFTA) 成立于 1961 年,将阿根廷、巴西、智利、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墨西哥、巴拉圭、秘鲁和乌拉圭聚集在一起,后来玻利维亚和委内瑞拉也加入了这些国家。1980 年,根据蒙得维的亚条约,LAFTA 转变为拉丁美洲一体化协会 (LAIA)。次区域集团在 1960 年产生了中美洲共同市场 (CACM),在 1969 年产生了安第斯条约 (ANCOM),1973 年加勒比共同体和共同市场(CARICOM)。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些计划缺乏对自由贸易的明确承诺,而且进展甚微。

自由化年代 (1973–)

从 1973 年的智利开始,在 1930 年代的大萧条之后,对贸易自由和资源流动的集体需求的承认和满足程度在拉丁美洲的许多国家中上升到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水平。作为这一时期影响深远的自由化政策的一部分,阿根廷、玻利维亚、巴西、危地马拉、牙买加、墨西哥、尼加拉瓜、巴拉圭、秘鲁和乌拉圭降低了关税,简化了关税结构,并取消了非关税措施。阿根廷、玻利维亚、巴西、智利(法律禁止数量限制)、哥伦比亚、哥斯达黎加、牙买加和秘鲁的进口许可证、数量限制、进口禁令、酌情许可、附加税和附加费已被废除或大幅减少. 阿根廷、玻利维亚、巴西、智利、哥斯达黎加、洪都拉斯、牙买加、墨西哥、尼加拉瓜、秘鲁和委内瑞拉已大幅降低关税并简化关税结构。到 1978 年至 1981 年,阿根廷的平均名义关税已降至 34.4%,智利为 10.0%,哥伦比亚为 28.0%,哥斯达黎加为 16.8%,墨西哥为 11.5%。

贸易协议

拉丁美洲加入了多边贸易协定,如二战后布雷顿森林会议为减少国际贸易壁垒而制定的关税及贸易总协定(GATT)和世界贸易组织(WTO)等多边贸易协定。在 1986-1994 年乌拉圭回合后取代 GATT。古巴和委内瑞拉批评世贸组织的决策过程由少数发达国家主导,损害了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关贸总协定和世贸组织对不公平的保护主义和环境做法提出了许多投诉。贸易一体化始于 1960 年代,自 1994 年 12 月第一次美洲会议峰会以来加速。

如前所述,1980 年与阿根廷、玻利维亚、巴西、古巴、智利、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墨西哥、巴拉圭、秘鲁共同创建了一个区域贸易一体化协会,Asociacion Latinoamericana de Integracion, ALADI(拉丁美洲一体化协会,LAIA) 、乌拉圭和委内瑞拉为成员。其中心目标是通过建立共同市场促进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

除了多边和区域贸易协定外,还建立了四个主要的关税同盟。1969 年玻利维亚、智利、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和秘鲁签署了卡塔赫纳协定,成立了第一个关税同盟贸易集团,直到 1996 年才被称为安第斯条约。1996 年更名为安第斯国家共同体 (Co-munidad Andina de Naciones, CAN)。委内瑞拉于 1973 年加入,并于 1996 年宣布可能退出。

第二次南方共同市场、南方共同市场或南方共同市场(Mercado Comun del Sur)关税同盟运动起源于 1990 年 7 月,当时阿根廷和巴西同意在 1994 年 12 月之前消除它们之间的关税壁垒。该协议扩展到巴拉圭和乌拉圭1991 年 3 月 26 日,呼吁在 1995 年 12 月之前实现产品在锥体内的自由流动。2001 年阿根廷经济的崩溃以及阿根廷和乌拉圭、巴西和阿根廷、巴拉圭和巴西等国之间持续的内部冲突已经放缓经济一体化。

1960 年 12 月 13 日,在马那瓜、危地马拉、萨尔瓦多、洪都拉斯和尼加拉瓜举行的一次会议上,建立了中美洲共同市场 (CACM)。哥斯达黎加于 1963 年加入 CACM。到 1970 年,成员国之间的贸易显着增加。然而,该组织在 1969 年洪都拉斯和萨尔瓦多之间的足球战争后陷入瘫痪,导致后者有效退出,并由1970 年代和 1980 年代中美洲的政治和社会动荡。该组织的重大复兴发生在 1990 年代。第四个关税同盟/共同市场贸易协定是加勒比共同体 (CARICOM) 的协定,该协定于 1973 年与安提瓜和巴布达建立、巴哈马、巴巴多斯、伯利兹、多米尼克、格林纳达、圭亚那、牙买加、蒙特塞拉特、圣基茨-尼维斯-安圭拉、圣卢西亚、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特立尼达和多巴哥作为成员。

在自由贸易协定中,最突出的是1994年1月生效的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成员包括加拿大、墨西哥和美国。由于大部分关税在条约签署后被取消,其他关税在 15 年内逐步取消,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内部贸易显着增加。然而,墨西哥与美国/加拿大之间的人均收入差距并没有缩小,即没有经济趋同,墨西哥的贫困率也没有大幅降低。此外,1995 年 1 月 1 日,哥伦比亚、墨西哥和委内瑞拉建立了 G3 自由贸易协定。委内瑞拉总统乌戈·查韦斯宣布计划退出该协议2006 年 5 月。

此外,多米尼加共和国-中美洲美国、哥斯达黎加、萨尔瓦多、危地马拉、洪都拉斯、尼加拉瓜和多米尼加共和国之间的自由贸易协定(称为 DR-CAFTA)已得到所有成员国的批准,但哥斯达黎加将对其进行全民公决。2003 年 11 月 16 日,34 个国家的代表在墨西哥举行的一次会议上讨论了一项正在进行的美洲自由贸易区 (FTAA) 提案,该提案遭到古巴、委内瑞拉、玻利维亚、厄瓜多尔和尼加拉瓜的反对。 . 墨西哥(16个)、哥斯达黎加(9个)、智利(至少15个)、玻利维亚、哥伦比亚、多米尼加共和国、萨尔瓦多、洪都拉斯、尼加拉瓜、巴拿马、秘鲁近年来签署了大量双边自由贸易协定、乌拉圭、多米尼加共和国、危地马拉、委内瑞拉等。始终考虑建立南美洲和/或中美洲国家的联盟。

1990 年拉丁美洲的出口价值达到 1230 亿美元。非燃料初级复合商品(食品、活体动物、饮料、烟草、原材料和植物油)在总出口中的份额从 1970 年的 65.8% 下降到 1970 年的 41.2% 1990 年 1970 年至 1992 年期间商品贸易的增长.

1990 年制成品出口额为 406 亿美元,占总出口额的 32.9%,高于 1970 年的 10.9%。以内燃机和乘用车为主的机械和运输设备出口额为 139 亿美元,占总出口额的 11.2%出口总额的比例高于 1970 年的 2.3%。这些主要来自巴西和墨西哥。基本制成品的出口额为 146 亿美元,占总出口的 11.8%,高于 1970 年的 4.4%。基本制成品的主要出口产品是钢铁,主要来自巴西、墨西哥和阿根廷。其他重要的出口产品是来自阿根廷、乌拉圭和巴西的皮革;来自巴西、墨西哥、秘鲁和阿根廷的纺织纱线;来自巴西、墨西哥和哥伦比亚的非金属矿产制造商;以及来自巴西、智利和墨西哥的纸张和纸板。1990 年,主要来自巴西、墨西哥和阿根廷的化学品出口达到 70 亿美元,占总出口的 5.7%,高于 1970 年的 2.7%。巴西和墨西哥是塑料的主要出口国。

1990 年,巴西占拉丁美洲所有鞋类出口的 90%。巴西和哥伦比亚占该地区纺织品服装出口的 60% 以上,尽管阿根廷、巴巴多斯、哥伦比亚、哥斯达黎加、多米尼加共和国、萨尔瓦多、危地马拉、圭亚那、海地、洪都拉斯、牙买加、墨西哥、巴拿马、巴拉圭、秘鲁和乌拉圭也生产了大量。

巴西、墨西哥和阿根廷占该地区制造业出口外汇收入的 80% 以上。近年来,其他国家的制成品出口实现了显着增长。化学元素和化合物已从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出口;来自哥伦比亚、乌拉圭和委内瑞拉的塑料;来自智利、秘鲁、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和乌拉圭的其他类型的化学品;来自秘鲁的服装和纺织纱线;来自智利和委内瑞拉的管道、供暖和照明设备;以及来自哥伦比亚、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和委内瑞拉的钢铁。

高科技产品(即研发成本相对于总生产成本较高的产品)以令人印象深刻的 20% 的长期年增长率增长。到 1989 年,拉丁美洲的高科技产品(化学品和药品;塑料材料;非电气和电气机械;运??输设备;以及专业、科学和控制仪器)的出口额达到 176 亿美元,其中巴西和墨西哥占出口总额的 90%。全部的。到 1980 年代后期,高科技出口产品占拉丁美洲制造业出口的 50%。

1930 年后的保护主义和进口替代工业化政策极大地改变了大多数拉丁美洲国家的相对收入状况。出口导向型日本经济的人均收入(按 1965 年要素成本计算的实际人均 GDP)在 1913 年(332 美元)和 1985 年(3,952 美元)之间增长了近 12 倍,而美国则增长了两倍多(从 1,358 美元)到 4,569 美元),阿根廷的价格翻了不到一倍(从 790 美元到 1,417 美元)。巴西(从 1913 年 [118 美元] 到 1985 年 [1,114 美元])、智利(1,137 美元)和委内瑞拉(1,199 美元)的人均收入已接近阿根廷的人均收入。贸易自由化计划旨在通过更紧密地融入国际贸易来加速该地区的收入增长。

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LAC)对世界的出口从 1995 年的 2300 亿美元增加到 2005 年的 5780 亿美元。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国家对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国家的出口占对世界出口的百分比从 19.9 1995 年增加到 2005 年的 16.7。拉加对非拉加国家的出口从 1995 年的 80.1 增加到 2005 年的 83.3。同年对美国的出口份额增加(从 80.1 增加到 83.3),对欧盟下降(从 16.9 到 13.8),对日本下降(从 4.0 到 2.3),对中国增加(从 1.1 到 4.1)。

同年,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从世界进口的金额从 2600 亿美元增加到 5330 亿美元。LAC 从 LAC 国家进口占世界进口的百分比增加(从 18.1 到 20.1),从非 LAC 国家减少(从 81.9 到 79.9;从美国从 41.6 到 39.5,从欧盟从 19.1 到15.0,日本从 5.2 增加到 3.4;但从中国进口从 1.3 增加到 4.3)。